工程機械產品的涂裝作為產品競爭的第一環節各家都非常重視;為適應市場采用烘烤工藝。
(1)附著力。涂膜附著力是衡量機械強度的重要指標,附著力好壞的關鍵是前處理,而最為可靠的前處理工藝就是拋丸處理。因此,工程機械產品的結構件一般都采用拋丸處理方法。
(2)耐候性。工程機械一般工作在戶外環境,需要采用耐候性好的涂裝材料。
(3)光澤。涂膜光澤的好壞依賴于噴涂設備霧化的精細程度,霧化越精細,光澤就越好,應盡可能采用霧化較好的無氣噴涂。
2.涂裝工藝
工程機械產品的特點是品種雜、規格多,體積大、重量重,不同產品生產特點和使用環境不同,生產綱領不同,涂裝工藝各有特點。由于工程機械在九十年代以前生產綱領都較小;形不成批量生產,其典型工藝流程為:
結構件:拋丸(或噴丸)→清理→噴底漆→烘干→刮膩子→烘干→裝配。
整機:清洗→水跡烘干→刮膩子→烘干→打磨擦凈→面涂1→烘干→面涂2→烘干→成品。(水份干燥和膩子干燥大多數采取自干方式。)
工程機械涂裝發展到現在,其典型工藝流程有比較大的變化,典型工藝流程為:
結構件:
(1)常用工藝:拋丸→清理→噴底漆→烘干→刮膩子→打磨擦凈→中涂→烘干→面涂→烘干→裝配。
(2)最新工藝:拋丸→清理→(脫脂、磷化、純水洗噴)→水分干燥→底涂→揮發流平→面涂→流平→烘干→裝配。
整機:清洗→水跡烘干→補膩子精飾及底部噴涂→烘干→成品
3.涂裝材料
工程機械用面漆普遍采用可低溫烘干的自干型涂料,品種主要有改性醇酸磁漆、丙烯酸工程機械磁漆、聚氨酯磁漆等,分別滿足不同客戶的要求。
涂層采用低溫烘干工藝,主要是提高其附著力和硬度。面漆與底漆、膩子和中涂體系必須配套,面漆材料是國內外產品涂裝質量存在差別的主要因素,有待國內涂料生產廠商開發質優價廉的產品,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。
4.工藝布局
工程機械結構件及整機涂裝生產線主要由結構件拋丸清理室、整機清洗室、水分烘干室、打磨室、噴漆室、漆膜烘干室、精飾室和輸送等設備組成。
工藝設備布置與產品特點和所采用的涂裝工藝密切相關,產品是輪式還是履帶式,刮涂何種膩子,是否采用中涂工藝等因素影響整個工藝布局。
工藝布局與生產線的輸送方式密切相關,目前國內結構件涂裝普遍采用具有積放功能的自行葫蘆輸送;整機涂裝生產線主要有三種方式:雙板鏈輸送、轉軌車輸送和自行方式。兩種方式設備按流水線布置,各工序均在獨自的室體內完成。
5.涂裝設備
5.1結構件拋丸清理室
結構件表面前處理采用自動拋丸清理工藝,拋丸處理是將磨料以一定的速度射向被處理的鋼材表面,以磨料對鋼材表面的沖擊和磨削作用,將鋼材表面的氧化皮、銹蝕產物及其它污物除去的一種高效率的表面處理方法。通過式拋(噴)丸清理室由清理室體、拋丸器、噴丸缸、噴槍、彈丸循環系統、通風除塵系統、底部結構、電氣控制系統等組成。
(1)清理室體一般最佳位置安裝拋丸器(數量根據拋丸量定),拋丸器傾斜布置保證工件的每一個部位均能被清理到,即要考慮到最長件,同時又要兼顧到最寬和最高件。工件在拋丸區拋打時必須要有勻速運動,同時室體大門必須關閉以保證丸粒不飛出室外,拋丸區室體內襯護板采用高錳鑄鋼護板,通用性、互換性好,耐磨壽命長。
(2)噴丸室出口端頭設置一臺噴丸缸,配備兩把噴槍,內壁采用耐磨橡膠板防護,既保證設備的使用可靠性,同時降低設備造價。室體進、出口設有電動門,既可自動也可手動控制。
5.2水旋噴漆室
噴漆室由室體、送、排風系統、照明系統、漆霧處理系統、控制系統、可燃性氣體濃度報警裝置等組成。
(1)室體上部設置靜壓室,與噴漆室骨架設計成一體。靜壓室內布置有高效過濾無紡布,使送入室體內的潔凈空氣沿室體頂部按層流狀態向下壓送,有效控制漆霧的擴散。
(2)送風系統需設置初、中效過濾段、加熱段(熱源為蒸汽,冬季室內送熱風≥15℃)。送風要求各截面風速均勻,避免漆霧外逸。
(3)漆霧凈化效率要求達到99%以上;排風系統設有汽水分離裝置,經處理后排入大氣。
(4)有機廢氣處理達到國家大氣污染綜合排放標準。廢氣監控報警裝置隨時對室內可燃氣體濃度進行監測,當溶劑濃度達到爆炸下限的25%時,立刻報警。
5.3底(面)漆烘干室
烘干室采用強制熱風對流循環方式,烘干室能源主要有蒸汽、電、液化氣、輕柴油等,該設備主要由室體、熱風循環系統、廢氣凈化設備組成。熱風循環系統現都采用四元體加熱爐(插入式風機,燃油加熱系統,高溫過慮器,廢氣處理一體結構)。升溫速度快,室內溫度均勻,溫差<+5O℃。
銷售部電話
4000-700-852
24小時客服熱線
14715685836全國免費熱線
4000-700-852銷售部電話
15305404888掃一掃微信關注我們